南山雖然還叫“村”,但“村民”過得不比城里人差
在南山集團創始人宋作文眼里,南山現行的“立足長遠、滾動發展”的分配制度避免了農村集體在創業初期容易出現的“掙多少、分多少”的現象,為長期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反過頭來,集團的發展也為村民的收入分配提供了保障。
改革開放初期,時任前宋村(南山村)第三小隊隊長的宋作文帶領隊里的村民從做豆腐、翻新水泥袋、制石棉瓦做起,大力發展工業、副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南山集團除了做強鋁業、紡織服裝、教育、旅游等項目外,還陸續進軍金融、房地產、老年健康養生、航空等新興產業。目前,集團擁有近60多家企業,并在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公司。
其中,南山鋁業是中國乃至世界鋁業在同一區域擁有最完整產業鏈的大型鋁加工企業,南山紡織服裝業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精紡緊密紡面料生產基地。2012年,南山集團綜合實力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66位、“中國制造業500強”第77位。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南山集團反哺民生的投入也不斷加大。從上世紀90年代起,村里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分別在南山、東海建起了兩座老年公寓,2010年投資建起了南山國際休閑療養中心,2011年投資數億元建設了山東南山老年大學,同時投資建立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南山分院。
南山集團還對村民實行醫療福利補助。在南山,村民參加新農合保險后,除了享受龍口市的醫療補助政策外,村里還報銷剩余部分的50%。
“南山雖然還叫‘村’,但在這里的‘村民’過得不比城里人差。”對于南山集團的發展現狀,村里人發出由衷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