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食品安全。2013年伊始,食品安全就成為“三農”網絡輿情熱點,1~2月份相關新聞報道及網帖數量分別占到總量的28%和32%。海南豇豆農殘超標、遼寧假羊肉卷、歐洲馬肉風波、鄭州假獸藥、石家莊注水牛肉事件被曝光后均受到關注。5月份網絡媒體和網民對食品安全話題聚焦升溫,相關話題占比過半。其中山東“毒生姜”、鎘大米超標受到持續關注并引發熱議。食品安全問題頻繁曝光,輿論支持重典治亂、嚴格監管。高法、高檢也在5月份發布了界定食品安全定罪量刑標準的司法解釋,網民則對重拳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表示高度支持。而隨后,中藥材和茶葉農藥殘留超標、硫磺熏制枸杞、地溝油、匯源等果汁企業“瞎果門”和贛南“染色臍橙”等事件先后披露,并都一度成為輿論熱點,但持續時間及影響都較為有限。可不容忽視的是,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爭論一年里此起彼伏、沾火就著,每個月都引發不同角度討論,網絡媒體和網民對此極度敏感。
六、農產品市場。2013年,一方面農產品市場流通狀況和價格起起落落繼續受到關注。菜價上漲、豬價下跌成為年初媒體關注的焦點,5月份菜價回落后則出現了由“蒜你狠”到“蒜你賤”的調侃。6月份活禽交易升溫、豬肉價格回升受到業界歡迎。7月份河南部分地區西瓜遭遇十年來最差行情,河南多家媒體紛紛發布銷售信息,發起“買西瓜傳愛心”活動,網民也在微博、論壇倡議“買西瓜,傳遞正能量”,此舉被稱為“充滿溫情和人性”,獲得輿論好評。另一方面,對農產品市場領域的新生事物投去了更多目光。新華網在8月份援引有關研究報告稱,截至2012年底近60萬個淘寶網店來自農村;《人民日報》介紹了多地農民借助淘寶網銷售牛羊、蜂蜜等成功案例。有輿論認為,“淘寶村”的出現將在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大潮下推動我國農村經濟轉型。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則在9月份均以專題形式,對雙匯收購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和豬肉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公司一事進行了深度報道。新華網指出,中國生豬市場展現出的巨大潛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而《第一財經日報》援引有關人士的評論稱,這將使我國畜牧業更加開放和自由,進而沖擊國內小規模養殖業。